学校新闻
懂她
发布时间:
2021-11-19
发送走奶奶后,客人走光了,奶奶的三个媳妇儿和我们几个小辈坐在杯酒狼藉的酒桌上。
几个儿媳妇,在笑嗔奶奶的二,看不得奶奶一天到晚看书。一个一个好像有了同仇敌忾的对象。大儿媳是信耶稣的,二儿媳一天到晚在麻将桌上,三儿媳家开了一家小卖部。奶奶嘛,不看书,就种地,要不挑扁担,走街串巷卖菜。老人家刚走,做孙辈的听着,只觉得聒噪;又觉得自己只是个孙辈,说自己长辈的不是,不好。做孙辈,只能陷入自个儿的沉思,这孙辈是懂她的。以下孙辈用第一人称。
如果说人生有对错的话,我想,奶奶大概会给自己的人生打个大大的叉。奶奶享年74岁,但是她的人生14岁就结束了。
14岁的奶奶,绑着两根马尾,明媚皓齿,高小光荣毕业,正准备走入农中(时值1958年)。快步入中学的门口,被截胡了,爷爷出现了。爷爷奶奶是隔壁村,双方父母老早就互许婚配。爷爷不许奶奶读书,也是说的过去的,再读下去,煮熟的“媳妇儿”说不准都要飞走了。
报名时间很快就过去了。奶奶没走脱,跟爷爷回了家。18岁就开始当了妈妈。后来生了3个男孩,3个女孩。后来有了我们这些孙辈。
从我的眼里看奶奶,奶奶是慈祥的,爱笑的。和别的奶奶不一样,奶奶除了种菜,还喜欢看我的大部头书。有的时候,我借到了好看的书,奶奶会向我借。奶奶教我念书才好玩呢,贵溪土话,抑扬顿挫的。7、8岁,单觉得好玩,长大后,出去培训,听吟诵,才恍然,奶奶那古着的贵溪腔里,古韵味古风味,咿咿呀呀,转承启合,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! 教学生苏轼的《定风坡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,念到“也无风雨也无晴”,忍不住“啞无风喂衣啞无晴咦(贵溪方言音)”。用贵溪方言念,没有波折,音平到底,更显东坡的淡定从容,内心的心如止水。这是我在岁月的长河后,向童年那一个老者的回望和膜拜。
岁月啊,那一抹朝阳,总是打在我和奶奶对迎的脸上。我读高中了,开始骑自行车。家门口100米处,有一个大坡道。往往是我骑自行车上学下坡,奶奶卖完菜,挑着竹篮上坡。篮子里,有卖剩的菜,还有一小塑料袋油条包子。她会把热哄哄的包子或油条,拿一个给我,叫我吃。我不吃,她不开心;我吃了,她才满意。我不舍得吃她卖菜辛苦买的东西。往往是推让过后,她抚着我头发,或者用那样炽热的目光,注视着我骑向学校……我的奶奶啊,头发发白了,背影伛偻了,仍在羡慕着读书啊!
“捏嘞,噶劲读书! 有头忒嘞。”是我上大学时,她和我的反复交代。她掏出了200元给我,那是2006年。06年我一个月的生活费是300。菜我是卖过的,一把青菜才7、8毛。我不知道奶奶要卖多少菜,才能积到200元。她不准我拒绝,她要我接着,那是她做奶奶的一片心意。我工作了,偶尔了给奶奶买一点吃的,买一点营养品,她都会说“读哩书呴咛,就赊不一样”……
教书这几年,最不能触碰的文章有《秋天的怀念》,最不能想的文字有“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”。17年3月,奶奶说不舒服,在小诊所看了一阵子,不见好,辗转去了中医院。5月,确定是肝癌晚期。小辈们不舍得,做了手术。手术后,胸口挂了袋子。7月,医生说,扩散了,没得治了,让回家修养。7月的时候,我去医院,奶奶已经顾不得和我说一句话了,只剩呻吟。奶奶走得时候,痛得受不了了,她觉得自己的一生造了孽,才得这么大的病。临走的那一刻,她信了耶稣。从3月到7月,她得有多疼,爷爷去世后,她一个人支撑整个家业20来年,都没喊过苦累,最后那一刻,她却信了耶稣。
没有炮仗,不能痛哭,跪拜礼都免了……在全基督式的丧礼中,我们送走了奶奶。我们不舍得,我们都承欢在奶奶的膝下,我们都是奶奶带大的孩子。
姑姑们都说,我长得最像奶奶,性情也最像奶奶。其实我觉得,我最懂奶奶。命运的道口,可以回转的话,奶奶会不会想回到14岁,她扎着麻花辫,拿着录取通知书,奔向农中的大门……
往事点点滴滴,想起奶奶的命运就觉得痛,痛呐……
上一页
下一页
Copyright 2023 版权所有 贵溪市美和学校 电话:0701-36822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