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“是时候写写我们的故事了”之学生“王亚楠”
叶燕芳
写完江佳豪的文章后,学生里王亚楠第一个给我点评。我和他打趣,下次也写写你。
王亚楠初进我们2班的时候,年级98名,重点班只招了98名的成绩。个子小小的,那时候不到一米六(现在大个头,有1米9了)。中考后,考了5A1B,在年级也进入前40名,算是一匹逆袭的黑马。亲身经历的我,知道这不是逆袭,这是一步一个脚印,他初中小小的个头里,有着不服输的韧劲。
整个初中阶段,我俩的关系就没好过。他恨我,是真得恨我,连我也不知道原因。我现在大胆猜猜:
初二第一次元旦晚会,让班上的孩子,痛痛快快玩了2个小时候后,我说今天还有点作业。剩下一点时间,就写点作业吧。大部分人同意了,有好些男生(包括王亚楠),拍桌子,哭鼻子,委屈愤怒地一塌糊涂;
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,爸爸姑姑叔叔是团宠。每次生病都要接回去,一接回去就耽误学习。后来,我给了他一刀切,不准,和别的同学一样在学校看病;
8下的时候,汪迅杰用红色涂料在男生寝室墙上(半面墙),写了“王亚楠鸭子”。亚楠哭得特别伤心找我,亚楠爸爸也来了,我没有实地调查有多大,就让亚楠原谅迅杰;
我教得是语文,亚楠文科差,他对语文不感冒,我天天指责他不好好写字,语文作业完成质量差,不好好看课外书,上课不认真;
我请那些调皮捣蛋的、成绩下滑的去季季红吃火锅,徐浩第一句就是,别以为一顿饭就可以把我们收买,王亚楠当然是随声附和的那一个……
若说在整个初中生涯中,我们的关系能缓和几天的就是,我带我儿子来校的那几天。我的儿子明媚皓齿,奶声奶气,哥哥长姐姐短,超级粘亚楠他们几个男生。
现在回想起来真是累啊!我那时候要教学生,还要和这群孩子每天进行心理上的斗智斗勇拉锯战。有一点我是清楚,套用徐浩同学的话,有时候真佩服老叶,不管前面路怎样,怎么样都要执行到底。就这样,因为刚性的执行手腕,我愣是得罪了一大片像王亚楠这样“正气爆棚”的男生。
折过来想,我也是真佩服王亚楠所在的A105寝室。周智洋、徐洋、江佳豪、葛子涵、王亚楠、徐浩、江俊熙、张安凯……文科普遍弱,进来分数普遍中后,8年级,几乎每天都是因为玩: 魔方、下棋、打篮球、踢足球、三国杀、手游、兵乓球、手机……跟我起冲突。为了玩,饭可以不吃,觉可以不睡,课可以迟到。9年级开始这批孩子发蒙,每天晚上打台灯学习(每天都是我逼着关灯),早上5点半就去教室、操场,自己站外面去读自己弱势科目。像竹笋蓄势一样,周智洋、徐洋冒进了年级前十,江俊熙、葛子涵年级前二十名,江佳豪、张安凯年级前三十名,徐浩、王亚楠进了年级前四十名……
有一次,王亚楠主动找我要换寝室,我那时正好要调整寝室,没具体问就同意。后面,他哭着对我说,我觉得自己考得不好,拉了寝室的后腿,所以要调整寝室。一个孩子的荣辱心,使命感居然可以爆发到这个程度!那之后,我让他搬回了A105。
就这样,我们在纠结中、痛恨中,走向了中考。王亚楠的中考成绩考得相当不错。中考结束后,三伏天,我带着儿子给班上的考上一中的40多名正在军训的同学,搬了几箱冰冻饮料后,就不再主动和这些孩子联系,渐渐地我把自己活成了树洞,也不再参与19届班级的任何事,除非他们找我。
不教亚楠他们了,这些孩子走入高中,日渐思念起我的好来。大概是再没有人,每晚爬四五层楼,叫他们盖好被子了; 再没有人,每周六考虑他们身体要长高,给他们集体加餐了; 再没有人,每天会放下手头的一切,静观他们打篮球、踢足球,为他们拼命呐喊了; 再没有人,会每天和他们谈理想、谈良知,耳提面命要求他们时刻读书了; 再没有人,揪着他们的头发,我们组团去理发吧;再没有人说,最近我们学习太累了,咱们全班一起出去一下晒太阳,躺在操场看会书吧……
亚楠第一次找我,是家里有小孩要来我们这读书。接下来,就是不断折返学校来看我们这些老师,或者返校打篮球。
个子小小的他,高中身高有了爆发似的增长,蹿到了1米9。上次返校,我正好给班上搬书,我原定叫现在班上教的小孩过来帮我,结果他一低头,就搬过去了。这在初中是无法可想的,根本叫不动的。
2020年10月17日,我的爸爸离开了我。姑姑建议我可以发条朋友圈。亚楠看到了我的朋友圈,他和熊亚军那天周六下午来叶家村送我爸爸最后一程。同事来,朋友来,亲人来,倒没引起亲戚的震动。这两个学生的到来,让我家那些陪着的家人感动了,说没见过这么懂事的学生。我的内心也是震撼的,恨我怨我骂我的亚楠,在离开后,居然能做出这等事!
今年春节的过后,亚楠和几个同学来我家吃烧烤。吃饱喝足后,我送他们。那时候还很冷,他掏出一张暖宝宝贴送给我。那样的随意而发自内心的好是装不出来的。
我很怀念像“亚楠”这样的学生。有实力,讲义气,有自己的是非观念,敢和班主任叫板,敢大胆表现出自己的委屈和不甘,并爆发出惊人的能量,去超越自己。
“教育是静待花开”。这样的孩子,即使在初中和你对着抬杠又怎样。我们的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“温良恭顺谨”唯唯诺诺亦步亦趋的孩子。对于曾经的拉锯战,他始终会顿悟。这样经历过“爱恨纠结”的师生情谊越能经受时间的考验,历久弥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