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新闻
《童年》读后感
发布时间:
2020-10-18
“富有诗书气自华,最是书香能致远”。在世界文学的宝库里,有很多永垂不朽,让人百读不厌的名著。其中,我对《童年》这本书爱不释手,我从四年级开始阅读,现在读了不下三遍呢!
这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,高尔基与他浅显的文字,展现出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人民的社会环境和主人公阿廖沙与父亲逝世后,在外祖父家度过的艰苦岁月。
外祖父有一个濒临破产的小染坊,他性格暴躁、专横、贪婪与自私,只因阿廖沙染坏一块桌布,竟然把他打得晕死过去,卧床几天才醒过来,使阿廖沙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。阿廖沙的外祖母慈祥、善良、聪明能干,对谁都很忍让,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。她经常讲一些怜悯弱者、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,正因为她的爱给予阿廖沙坚强的力量,使她看到自己的存在。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,只有外祖母庇护、关心着阿廖沙,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。
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小茨岗,他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,是一年初春时的一个两人坐的长凳上捡到的,当时下着雨,是一个漆黑的夜里被外祖你发现的。长大后,他十分勤劳,有一双金不换的手,他为人也十分风趣幽默,富有同情心,在阿廖沙被打时,他总是时不时用胳膊挡一下,小孩子都喜欢他。最后,在一次搬十字架的时候,由于舅舅的自私,小茨冈被压死了。读到这里,我十分义愤填膺,对两个舅舅的行为感到深深的厌恶,对小茨岗的死感到深深的惋惜。
童年对我们而言是甜蜜的,对阿廖沙而言却是一段苦难,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——恨是一块冰,遇暖就融化了。我感到阿廖沙的坚强切,又感到温暖,让我的心泛起了涟漪。
《童年》像一位绘画大师,缔造出了真正的人性世界,我们要用执着未知、不怕困难,持之以恒、积极的态度,面对学习和生活,为自己的未来拼搏!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!
Copyright 2023 版权所有 贵溪市美和学校 电话:0701-36822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