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而无畏,战至终章
——观《夺冠》有感
9月25日,影片《夺冠 》在经历一波三折后,总算公映了。245天的漫长等候,好像仍未消除观众收看《夺冠》的激情,影院爆满,座无虚席。
影片并没有说教女排精神,而是力求还原细节,用故事诠释精神,用情感撞击人心。电影的时间线横跨近四十年,用一场又一场痛苦与荣耀的友响,串联起三代女排,十冠荣耀之路。
1981年第三届世界怀
中国女排必胜的决心
1981年第三届世界杯,那是中国改革开放伊始,瘫痪已久的体育事业刚刚复苏。中国急需要一个能被全世界看到的机会。电影毫不避韦地说:“体育,是最快的机会。”
中国女排决赛对战东道主日本队。这场比赛,中国队本来以2:0领先,但因队员们渴望胜利的念头过分急切,导致了连连失误,被日本队生生以22追平。这里,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细节,这场比赛国外记者的相机一直对准日本队,频频把镜头给到日本。在日本追平的两局,更是频频为日本队叫好,胜利似乎已经向日本倾斜,即使女排最后一局以17比15险胜日本队,拿到世界冠军,大多数的西方记者们仍是簇拥在日本队队员周围拍照,仅有零星几个记者犹犹豫豫地拍了拍中国女排。
2008年北京奥运会
一生挚友,一日对手
2008年北京奥运会、这场比赛就很有意思了,电影把重大头戏放到了这场输在家门口的败仗上。这一场中国队对战美国队,场上依旧有郎平,此时她的身份已变成了美国女排的主教练。陈忠和、郎平两个陪中国女排一同经历风雨与辉煌的老熟人,站在了不同的战场里!
一生挚友,一日对手,这场中美对决被称之为“和平大战”。赛场火药味十足,我最喜欢郎平在最后一局美国队拿到赛点时对队员们说的一句话——"I have nothing to say, It's your time。我喜欢这样的郎平,当球员时,无愧于国家;当教练时,无愧于体育精神!
这里仍有一个细节,在美国获胜后,郎平并没有留下跟队友一起享受胜利的喜悦,而是背起包沉默地离开了。离开的一路上有观众骂她“叛徒”。这是一个生动而真实的郎平,她以为已经是个成熟的职业教练,却还是控制不住中国队失败时的心神不宁。
2016年里约奥运会
一种精神,两次传承,三代辉煌
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,中国女排经历了漫长低谷期,淘汰赛又遇了实力强劲的巴西队。这时候的中国国力强盛,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,已经不再是个急需要用体育来证明自己的国家了。民众也对中国女排队打输比赛习以为常。电影里有人说:“排球就是一个游戏,看看而已。”这是一个看似最不需要精神的时代——即便赢了比赛也没有人会跑到大街上狂欢庆祝,又笑又叫;很多队员们打球的动力也不是自己真正热爱排球。
郎平带着队员回了漳州训练基地,那是80年代初代女排的训练地。破旧的木地板,两筐排球,一面被砸出无数坑洞的墙壁,两段时空们仿佛在这里交叠。那晚陈忠和教练拍着自己的胸脯说:“因为这里。”队员们没有说话,手上依然重复地训练排球,但眼神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中国队对战巴西队,一个败绩连连,一个风头正盛。在此之前,中国对巴西的战绩是1胜18负,几乎没有人能相信中国队能打赢这场比赛。有人称“这两队的实力不在同一水平线上。”谁曾想中国队鏖战五局,战胜了主场的巴西队,让世界为之震惊。
看完电影,我热血沸腾,脑海里突然闪过一句话,觉得正是恰好一生而无畏,战至终章!